七次上榜的《资治通鉴启示录》 究竟有多好看
毛泽东一生读了17遍《资治通鉴》,并认为:“中国有两部大书,一曰《史记》,一曰《资治通鉴》。”相较于《史记》,《资治...
毛泽东一生读了17遍《资治通鉴》,并认为:“中国有两部大书,一曰《史记》,一曰《资治通鉴》。”相较于《史记》,《资治通鉴》以294卷(不包含《目录》和《考异》)的篇幅,记载了战国时期至赵宋建立前共1362年的历史(若加上倒叙则超过1400年),涵盖了“二十四史”中十九部正史的内容。其内容之深厚、史实之繁复,是《史记》不能比的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用了八个字来评价《资治通鉴》:网罗宏富,体大思精。可见,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不可替代,更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。
由于《资治通鉴》浩繁的史实记载与艰涩的文字,常常使读者望而却步。有鉴于此,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张国刚教授潜心研究《资治通鉴》数十年,历时6年,终于完成了《资治通鉴启示录》一书。书中对重要人物的命运沉浮、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全面、细致的解读,深入挖掘其中有关修身养性、治国理政、为人处世、选人用人、家风家教等方面的历史智慧和现代启示,而成的《资治通鉴启示录》,堪称一部“当量级”新作!
《资治通鉴启示录》,不仅系统呈现秦汉、隋唐两段大一统的辉煌,战国、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三段分裂混乱的曲折,而且深刻剖析改革中的刚性与柔性、人生职场上的进与退、军事斗争中的奇与正、权力平衡中的轻与重、驾驭部属时的宽与严、政治生涯中的方与圆……是人生成长各个阶段的必读书。
张国刚教授新作《资治通鉴启示录》(全二册)
《资治通鉴启示录》自出售以来,迅速在各大权威图书榜单上榜,先后7次得到各大图书协会、出版社及图书网站的热推,分别是中国好书2019年8月榜、九月光明书榜、高见书单第18期、“强素质·作表率”读书活动2019年推荐书目(下半年)、中版好书榜2019年第五期、2019年11月百道好书榜、搜狐文化2019年度好书榜等,由此可见此书的权威性和在书迷心中的地位。
全书分“周纪”“秦纪”“汉纪”“魏纪?晋纪”“宋纪?齐纪?梁纪?陈纪”“隋纪”“唐纪”“后梁纪?后唐纪?后晋纪?后汉纪?后周纪”八个部分,每部分下分若干章节。作者还将文中有关修身养性、为人处世、治国理政等的启发性语句提炼出来,共计122条,并以灰色底框的形式置于页面右侧,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《资治通鉴》的现代价值。
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或者说精华,就是作者从《资治通鉴》中深入挖掘并总结出的122条启示。这122条启示,立足当代视角、观照现实,包括修身养性、治国理政、为人处世、选人用人、家风家教等各个方面,既具实用性,又发人深省、令人深思。书中充满启发性的语句,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《资治通鉴》的现代价值。《资治通鉴》以史载道,记录古人的权变与谋略,强调“修心”的重要性,这也是它长期以来值得细品的原因所在。
本书的语言风格通俗晓畅,分析鞭辟入里,让读者有亲临现场聆听张教授讲课的感觉。《资治通鉴启示录》让一部体量宏大的古典巨著变为通达实用的大众历史读本,为读者架起了一座“轻松读懂《资治通鉴》”的桥梁,是一部好读、耐读、实用的好书!
参与评论
最新评论